生活閒談 | 職場新鮮人必看:如何克服職能落差
最近因為練舞老師承租了一個空間,我們這些學生會過去幫忙,折抵上課的學費。
一開始的工作內容是打掃地板、擦拭窗框。
還曾在開幕日當天,擔任舞者有一小段的表演。
這空間販售的商品也挺有趣的,除了提供空間休憩、下午茶。
也有一人一故事的動作體驗活動,由客人寫下自己的故事,老師為對方的故事設計動作,並教學與傳遞給客人。
一切都是邊走邊摸索,這是一個才剛問世的小嬰兒。
隨著空間正式營運,小幫手工作內容也隨之調整。
職稱從清潔工、舞者變成侍應生。
工作任務變成沖泡茶、沖咖啡、收拾碗盤、接待與收錢。
在工作內容調整的過程中,也發生了一些小插曲。
例如,在清潔任務時,我發現工作內容與預期有所不同,竟然只有抹布!
難道要跪著擦地嗎?這在長照產業可是大忌的動作。
雖然心理覺得不舒服,但我還是完成了工作。
在擔任侍應生時,也曾發生我沒有通報異常,讓老闆心理不舒服的事情。
我當時真的沒有意識到要通報,我只覺得這裡需要我,那我就留下來了。
這段打工經歷讓我意識到,
無論社會歷練是否豐富,
無論專業上是熟手還是新手,
初入新的職場都要不斷的學習。
那有哪些具體的學習方向呢?
- 對職場新鮮人來說,不能只是靠專業,尤其是社會歷練更為豐富的人,可以先放慢自己的腳步,認識職場的作業規範。專業只是敲門磚,拿出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,才能適應變動,提升綜合能力。假以時日,專業就會有合適的發揮空間。
- 對於業主/主管來說,最好要有新人訓練手冊。包含需工作任務、理想行為,並提供相應的執行設備。這個做法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店家,產生的效益都是通用的,因為沒有準備好,會讓參與者都感到困惑。
職能層級較高的求職者,在進入新職場時,建議要主動與虛心求教。
這是因為,職能層級較高的求職者往往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,
但身為新人,對新公司的規範和流程一定缺乏了解。
如果不能即時調整心態,主動學習,就有可能難以融入公司文化。
最糟就是,專業技能沒得發揮,有懷才不遇之感。
░ 新人階段用KSA來定義:
專業技能Knowledge先擺一邊。
調整腳步要先學習的知識(Skill):
1. 公司規定、作業程序、工作產出紀錄
2. 異常風險的因應與通報
理想的態度(Attiteude)為虛心請教、主動積極、細心觀察。
這次的打工經歷對我來說是一段寶貴的經歷,
它減輕我的學費負擔。
更讓我重新檢視大齡新鮮人,也就是社會歷練豐富或具有專業技能的新人,
在新人訓練階段可能遇到的困難心境。
希望2024年,我在工作上能繼續抱著「對新人狀態的好奇心」
在我的職涯上,一路從勞動法令走到招聘設計、訓練規劃,
原始的驅動力就是因為上述的好奇心。
很開心一段寶貴的協槓經歷,讓我在崗位訓練上有更深的看見。
留言
張貼留言